The Republic of Agora

俄乌战争第三周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目的是把作为德、法等帝国主义国家附属国的乌克兰的全部或局部重新纳入俄罗斯帝国主义的控制下,乃至于进一步变成殖民地。

当代张敬轩 | 2022.03.18

俄乌战争的第三周是战争从运动战转入阵地战的一周。双方表现乏善可陈,战争已经直接变为积累和谈筹码的工具。

一、战局进展

1、基辅方向

俄军在第二周完成了其第二梯队在基辅接近地上的展开,从而使得己方对基辅守军重新拥有了优势。

本周内,俄军在基辅北郊、东郊、西北郊、西郊展开了军事行动。一方面以空地远程重火力打击基辅(不过其实仍留有一定余地,不似对其他几个城市般凶狠),另一方面开始逐村逐镇地扫荡乌克兰守军的阵地。乌军则仍是老一套,一方面死守,一方面派遣小部队、特种兵、游击队、无人机、远程炮兵乃至固定翼飞机等对俄军特别是后勤车队展开打击。

本周,乌军在基辅附近成立了新的战役军团——基辅州军管局——统一指挥基辅接近地上的所有乌军,原顿巴斯战役军团(“联合部队”战役司令部)司令官帕夫柳克中将(三星将军)改任军管局局长(科斯卡洛夫将军接任其原职)、基辅州长为其副手,实行了军民事务的统合。目前乌军在前线大体有五个战役军团,自北而南分别是:基辅州军管局、北方战役司令部、东方战役司令部、联合部队战役司令部、南方战役司令部。各战役军团分别下辖若干个战役战术集群,以下是旅、团、营等战术兵团和部队。

总的来看,乌军依托预设阵地屡次伏击俄军,但为俄军优势兵力兵器逐步压倒。俄军在各战线都成功夺取了一些居民点并建立了前进基地,还在基辅西郊切断了基辅—日托米尔公路。但是,基辅西南方向通往法斯托夫的铁路、通往白采尔科维的公路,以及东南方向通往卢布内的铁路和公路、通往切尔卡瑟的公路等,均依然在乌军手中。这样,基辅和其他被半包围的城市一样,都可以源源不断得到外来的援军和补给。

2、马里乌波尔战场

马里乌波尔已成为俄乌战争的主要战场。俄军集结了两个集团军的主力,以及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傀儡军的绝大部分力量,开始对马里乌波尔发动攻坚战。到3月16日,俄军基本上攻占了卡里米乌斯河以东的工业区,但仍未肃清此地的守军。俄军对马里乌波尔主城区的攻坚战,仍未开始。

3月15日开始,俄、乌双方总算完全开放了马里乌波尔的人道主义通道(此前断断续续,具有表演性质,至此才算是有了普通人能真正用上的通道),此后有数万平民陆续离开马里乌波尔前往俄、乌后方。然而随着平民撤离,俄军也进一步升级了对马里乌波尔的轰炸,可谓火力全开。大量民用设施都化为齑粉,平民伤亡已达数千人。

目前围攻马里乌波尔的俄军及傀儡军超过两万人,守军估计不足一万人。虽然守军已把马里乌波尔要塞化,但俄军具有三倍以上的兵力优势、兵器优势则更大,无法获得援助的马里乌波尔被攻陷应该只是时间问题。然而,守军目前仍有相当完整的控制区,维持着战线。俄军分割、瓦解、最终消灭守军,仍需相当时日。

3月20日开始,基辅的最低气温将会达到零度及以上;3月21日,哈尔科夫的最低气温也会升到零度。此后,整个乌克兰会陷入翻浆期,俄军后勤会成倍增长。如果拖到3月25日以后才夺取马里乌波尔,俄军就算解放出兵力也很可能没有再扩大战争的时间窗口,何况很可能因为久战疲惫和伤亡惨重而无法解放出什么可用兵力。

因此,马里乌波尔能守到何时,某种意义上已成为决定俄帝在谈判桌上筹码多少的关键因素。若俄军能在下周内夺取马里乌波尔,则可能进一步扩大战争,或逼迫乌克兰作出重大让步;否则,很可能以目前俄乌双方基本草拟完毕的条款结束战争了。

3、顿巴斯方向其他战场

在北顿涅茨克战场,俄军在3月11日以后重新开始对北顿涅茨克河南岸的伊久姆发动进攻,到3月15日已经成功在南岸建立了一个桥头堡。但是,终究没有完全控制南岸的伊久姆城区,也没有能继续向纵深突破,更没有抵达斯拉维扬斯克。乌军从顿巴斯战区的其他战场调集了援军并且成功地增援了第81空降突击旅。这一点本身就说明所谓乌军只能龟缩城市、静态防御、已丧失机动能力、十几万大军在顿巴斯抱头蹲防等死之类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俄军及其卢甘斯克傀儡军正面进攻北顿涅茨克也无甚进展,甚至可说是已经停滞了。总而言之,俄军除非投入大量预备队(有吗?),否则短期内已经无法在北顿涅茨克建立第二个包围圈。

在古利亚伊波列战场,俄军的纵深突破已为从顿巴斯转向南翼的乌克兰军队挫败。不过向东进发的俄军在3月16日前后与沃尔诺瓦哈的傀儡军实现会合,拉平了战线。

在顿涅茨克市当面战场,俄军及其顿涅茨克傀儡军对乌军坚固设防城镇的突击(本身是为了呼应古利亚伊波列战场俄军的突破企图)已惨重的损失落下帷幕。3月15日后,这一战场的俄军及其傀儡军未能继续进攻,也就宣告了俄军在短期内不可能建立起第三个包围圈。

至此,俄军在顿巴斯方向其他战场的合围企图已经失败。至少在马里乌波尔攻坚战结束之前,不要说围歼乌军顿巴斯战役军团(即“联合部队”战役司令部),就是分割该军团一部并建立第二、第三个包围圈的计划短期内也无法实现。

实际上,即便根据俄国观察家的报告也可以看出,乌军顿巴斯战役军团主力已转移出了顿巴斯地区(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二州),至少其相当一部分兵力已转移到南北两翼对抗俄军纵深突破部队。加之乌军在战争初期曾从顿巴斯地区调兵支援其他方向的事实逐步披露,目前可以大胆推测:乌军主力现已从顿巴斯地区撤至二线,可能只有15个左右的加强营的正规军以及若干国民警卫队团(武警)、领土防卫营(民团)继续殿后坚守设防城镇和要塞化地域,也就是说顿巴斯地区可能只剩下三万左右的乌军;不过,由于撤离的乌军把相当一部分重装备留下,这些乌军拥有的重装备是超编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何乌军往往放弃一部分重装备(因为需要撤退时已经没有足够的人力带走它们)。即便之后俄军能全歼这些乌军(可能性比较小),也不像某些人认为的那样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了。

4、西南方向和克里沃罗格方向

俄军在这一方向有积极的空地火力打击,但其地面部队并无重大进展。无论是尼古拉耶夫、新敖德萨还是尼科波尔方向,都没有明显突破。

俄海军舰艇炮击敖德萨,守军还以颜色,但双方都没什么战果可言。

5、其他被困城市

除基辅和顿巴斯地区的城市外,其他被困城市还有切尔尼科夫、苏梅、哈尔科夫和尼古拉耶夫。俄军继续半包围这些城市,但连切断这些城市对外交通通道也做不到,更别说攻城了。因此,俄军只能对这些城市进攻程度不同的轰炸以削弱军民抗战士气。其中,对哈尔科夫的空地火力打击是最凶猛的,造成的平民伤亡也最多。(俄军所谓的赈济难民是在城郊其控制区的村镇内进行的。)但是,总体上,俄军毫无进展可言,有时还被反击。

6、俄空天军战略轰炸

本周,俄空天军对全乌克兰的各大城市展开了战略轰炸;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开始了对西部乌克兰各大城市的战略轰炸。俄军先后摧毁了哈尔科夫、尼古拉耶夫、卢茨克、基辅、日托米尔等地的一批乌军军工企业,并对利沃夫的乌军外籍军团训练基地进行了外科手术打击;据称,俄军还重点打击了乌克兰的燃料储备。俄空天军的这些行动,旨在削弱乌克兰的长期战争能力,但在北约对乌克兰提供更多装备的目前,作用并不很明显。不过从另一角度看,俄空天军的这些行动说明,俄军从本周开始真正比较牢固的掌握了乌克兰的制空权,不再受到乌空军和防空部队的重大威胁。

面对俄军的战略轰炸,乌军也对俄军的纵深目标进行了若干有战略性质的打击。3月7日和15日,乌军两次以远程火箭炮打击了俄军占领后启用的赫尔松国际机场,摧毁至少5架俄军直升机和大批燃料,破坏了俄空天军在西南方向对地支援的能力。本周,顿巴斯乌军还对顿涅茨克俄军纵深发射了多枚圆点战术导弹,其中一枚造成了较多平民伤亡,引起俄方舆论反击。

7、俄军占领区宣抚工作

俄军继续在其占领区以小恩小惠进行宣抚工作,并在外交上争取设置对自己有利的“人道主义通道”以便掠人。俄军还展开扫荡,恩威并施收缴民间军火等,以强化其统治。

本周,俄帝似还有在被其宣布完全占领的赫尔松州拼凑伪政权之意,结果引起赫尔松群众抗议。俄军果断向群众开火以镇压。总之俄帝的宣抚工作,似乎并不成功。

二、战争现状

1、俄罗斯方面

经过乌克兰军民三周的顽强抵抗,俄军的兵力、兵器、士气均有大幅度的削弱,俄军的不可恢复损失已达四位数,总损失接近或达到五位数(暂且不去讨论其具体数字)。乌克兰军民的损失,当然比起俄军就更大得多了。但是普京害怕国内反战力量膨胀,被迫宣布禁止义务兵继续参加所谓“特别军事行动”,这就导致了俄军前线兵力出现缺口。为填补这种缺口,普京从各个方面搜集兵力,包括但不限于从远东抽调合同兵,撤回驻格鲁吉亚(南奥塞梯、阿布哈兹)的兵力,乃至于大量雇佣叙利亚复兴党政权的军人,又或者在社会上紧急重新雇佣合同兵,如此多管齐下勉强在南北两线拼凑了一批预备队。然而,这些举动不但导致俄军在其他方向上既得利益丧失的危险,而且也增加了财政支出。俄帝的战争潜力在进一步下降。

目前,俄军在战场上依然具有主动权,但这个主动权已经大大下降。俄军在其他方向上的突破都已被阻止,在基辅虽有进展,但难以包围该城,更谈不上夺取该城;只有在马里乌波尔,俄军仍能维持进攻,并且有望消灭该城的守军。这样,马里乌波尔何时沦陷就成了一个中心问题。如果马里乌波尔在下周内沦陷,则俄军尚有一定可能继续扩大战争,否则即将陷入无力状态。

因此,俄罗斯方面虽不甘心,但也开始认真地对待和谈,试图与乌方达成妥协。尽管多次否认乌克兰当局对外释放的和谈“成果”,但到了3月17日,俄方也承认会谈具有“进展”,并且认为俄乌总统会面在未来是可能的。只是俄罗斯方面依然期待自己的军队能在战场上带来更多的筹码。

(此处删除一节。)

2、乌克兰当局方面

虽然在三周抗战中取得一定的战果,但是乌克兰当局的本性决定了其只能推行寄希望于外国的片面抗战路线,并在外国不愿意积极援助时倾向于妥协。对于泽连斯基来说,“寻求外援”是其第一目标,而“顺势求和”是其第二周以来的第二目标。

泽连斯基先后视频出席了欧盟和美国的许多会议,得到了许多吹捧,以及很少的援助。他有关派遣维和部队、建立禁飞区和进一步扩大对俄制裁到全部产业的倡议,都遭到北约和欧盟的拒绝。3月15—16日,波兰、捷克、斯洛文尼亚等西斯拉夫三国(斯洛文尼亚在语言上属南斯拉夫国家,但历史接近于西斯拉夫诸国)的总理访问基辅,向泽连斯基表达了他们对乌克兰的支持,泽连斯基大谈与西斯拉夫三国的合作,但实际没有多大成果。3月17日,斯洛伐克在美国号召下允诺向乌军提供了一个营的S300防空导弹;这是乌克兰首次得到重型武器援助,算是一个外交成果,然而也还未落实。除此以外,英国向乌克兰提供星空防空导弹,等等,虽然质量有所提高,但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原来的单兵装备水平。

俄乌外长在安塔利亚会谈后,双方的第四轮会谈从3月14日开始,并且断断续续持续至今。双方在第四轮会谈中开始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比如几条人道主义通道终于完全开放。此外,俄、乌双方陆续公布了一些谈判成果,比如讨论乌克兰的中立方式(瑞典式、奥地利式)等等。3月16日,乌克兰宣布双方接近于达成协议,暗示内容包括乌克兰中立化(不参加北约、参加欧盟、成为某种形式的永久中立国)、裁军、安全保障、俄罗斯撤军、克里木和顿巴斯的地位,等等;俄罗斯则加以否认,但3月17日又承认谈判具有进展,以及俄乌总统可能会面。看来双方的确已经草拟了一份妥协文件,但是双方的高层都在期待各自的军队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筹码。这也就导致马里乌波尔成为了某种老虎机一类的东西,其战果将决定这份妥协文件的文本向哪个方向倾斜。当然,如果最终倾斜程度超过了一方的底线,则战争就会长期化。

目前,乌克兰军队的兵力经过动员后堪称雄厚,已达50万人,远远已超过了俄军入侵兵力。乌军的技术装备虽有较大损耗,但仍有相当的储备,且能得到外援。不过,乌军已丧失制空权,大量部队又静态防御城市,所以也无力反攻。

3、法西斯主义复兴

同普京所谓“去纳粹化”的口号相反,俄军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实际上导致了俄、乌两国法西斯的复兴。

乌克兰的法西斯势力,在2013—2014年兴起(主要是亲欧买办势力对抗亚努科维奇政权的需要),在2015年以后受到排挤,到2019年已大为衰落。但是,俄罗斯入侵后,法西斯民团利用抗俄大出风头,迎合了乌克兰群众反对俄罗斯侵略的民族主义情绪,加之泽连斯基当局为军事需要有意纵容以及(在野的)波罗申科集团的扶植,其势力反而大幅度增长。目前,法西斯民团亚速营在马里乌波尔包围圈内有两个营,许多人寄希望于俄军能将其消灭;然而亚速营在战争开始后大肆招兵买马,已在哈尔科夫建立了两个新营、在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建立了一个领土防卫营,其扩张速度比损失速度更快。波罗申科更是公开与法西斯民团为伍,摆出了“硬汉”角色。

俄帝为了招募兵源,也陆续把国内的法西斯民团送上战场,导致法西斯主义在其军队内的蔓延。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法西斯主义都有在战争中扩张之势,充分说明了某些人希望普京以侵略战争来“反法西斯”根本就是缘木求鱼。不仅如此,法西斯主义的扩张还带来了新的问题,如果俄乌双方中的某一方在谈判中让步太多,就可能出现法西斯势力搞政变上台的危险。也就是说,普京的“反法西斯”反而带来了法西斯政变的危险。

4、帝国主义各怀鬼胎

美帝在拱火之余又不想承担太多责任,已被各方所识破。为维持体面,它一方面继续维持过去的政策,一方面也不得不作出一些姿态以安盟友之心,从而客观上直接卷入了与俄帝的对抗。它除制裁和向乌克兰提供资金援助外,又增加了在欧洲的驻军,从2020年的64000人增加到目前的100000人,地面作战部队从2个旅增加到3个旅。

为了应对制裁带来的冲击,美帝不得不在其他方向上寻求妥协。目前,它与阿富汗(塔利班当局)、委内瑞拉(马杜罗政权)都达成了妥协。伊朗则提高了它的要价并打击以色列目标以示威,某帝国主义大国也在趁势要求美帝在妥协中让步。

欧洲的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如英、法、德,虽然积极增加军备且向乌克兰当局提供轻型武器,但是它们也不愿意断绝与俄罗斯的经济关系。以德帝为首,它们不断否决直接军事干涉乌克兰,或制裁俄罗斯油气产业的动议。

欧盟东部的小国中,西斯拉夫各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对援助乌克兰最为积极,波兰尤为援助乌克兰的首倡者。波罗的海国家先是紧张万分,现在又沾沾自喜。以匈牙利为首的一些国家,则唯恐得罪俄罗斯,态度消极。摩尔多瓦、格鲁吉亚等与乌克兰同病相怜的国家,趁机要求加入欧盟、撤退俄军;芬兰、瑞典,也考虑加入北约。

日帝岸田文雄内阁,虽在乌克兰问题上没有太多表现,但趁机提出修改宪法第九条进行再军备。

除帝国主义国家外,许多区域霸权主义国家乃至其他国家也趁势而动。土耳其就十分活跃,一面在安塔利亚积极充当俄乌、美阿(阿富汗)之间的斡旋人,一面对希腊提出了领海要求。伊朗、朝鲜趁机进行了宇航实验。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也有活动。

由于俄军撤出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塔吉克等军事基地的部分驻军前往乌克兰,削弱了对这些势力范围的控制,这些地区再度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也在增加。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以及阿富汗(塔利班当局)发动军事行动的可能性上升了。

总之,俄、乌战争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大分化、大改组。

三、战争趋势

在翻浆期到来前,俄军已基本上不可能围歼乌军在顿巴斯的战役军团,也不可能攻占乌军固守的大城市。即便还有机会扩大战争,大概也就是彻底合围几个城市,或是再分割包围顿巴斯乌军一部。但是,即便如此也难以消灭乌克兰军队主力,或摧毁乌克兰国家机器。实际上,俄罗斯当局也已不再指望彻底消灭乌克兰国家,或推翻乌克兰泽连斯基当局。

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只有三种可能:和谈、俄罗斯单方面撤军(但继续占领顿巴斯、克里木)、战争长期化。第二种情形在第二周已经讨论过,目前只讨论第一种和第三种。

1、和谈

俄、乌两国当局目前均希望和谈,和谈最终的形式只能是普京、泽连斯基直接会面并签署停火协定。但是,俄、乌双方虽已取得一定共识,却仍希望自己的军队带来更多的筹码(尤其是俄方)。目前看,这个筹码主要就在于马里乌波尔何时陷落。

和谈的最终妥协案目前看来如下,从乌方库列巴、波多利亚克和俄方佩斯科夫等人的发言看目前可能已经初步形成草案:

1、乌克兰中立化写入宪法并得到大国保障,不得参加北约,大概率能参加欧盟;

2、乌克兰可以保持军队,但军备受到一定程度限制(比如不得拥有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具体水平取决于俄军战果;

3、乌克兰在国内对俄族人和俄语权利进行某种让步,并写入宪法;

4、乌克兰当局实质上放弃对顿巴斯和克里木的管制,具体以什么名义放弃,取决于俄方的战果;

5、乌克兰当局约束反俄势力,约束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俄方的战果。

达成妥协后,俄罗斯从乌克兰撤军,但撤军的具体时间表以及是否继续留驻顿巴斯(不可能放弃在克里木的驻军)则取决于俄军的战果。

和谈后,双方对内外都可以宣布自己胜利。但是,双方的强硬派显然不会满意,特别是俄罗斯方面,付出了受到制裁的代价仅仅获得这样的妥协,是否会引发内部的变化值得关注。

而如果乌克兰的让步在没有西方势力直接干涉出卖(新的慕尼黑会议)的情况下超过上述水平,几乎可以肯定泽连斯基会被波罗申科利用法西斯势力推翻。当然如果西方势力直接出卖乌克兰并保护泽连斯基,那倒还能维持,不过目前看不出美帝有任何动机这样做。

2、战争长期化

另一种可能性是战争长期化,在夏季进一步扩大战争。然而,要在夏季(5月下旬以后)扩大战争,俄帝首先要解决战争经费和兵力的来源问题。这几乎必然需要另一个帝国主义大国全力输血,但后者是否能下次决心、有无便利的输血办法,就很难说了。

其次,即便扩大战争,西方仍可以选择升级援助,乌军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重整态势。开战以来,乌军在西方援助处于很低水平的情况下抵挡住了俄军的战役突破,且主力未损。只要乌军首脑部不要犯太大的错误(当然,这也不好说,开战前后乌军在南线就是犯了大错误),俄军扩大战争后能否取得更加有利的态势,恐怕也是难以乐观。

战争长期化,恐怕是更不利于俄罗斯的做法。当然,也不能排除俄帝统治者被动选择这一下策。

image1 ▲ 原载《知乎》链接。

Made with by Agora